內容來自sina新聞

農村新土改即將進入試點階段 但改革進程仍會謹慎

中國農村“新土改”即將進入試點階段 但改革進程仍會謹慎

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即將展開,改革將集中在“農村土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三大領域,但業內人士認為,2015年農村土改的成果可能會低於很多人的預期。

關系到億萬農民切身利益、被視為“硬骨頭”的中國農村土地改革正在提速,改革試點工作的時間表已然確定。不過,從一系列文件及實際改革進程來看,2015年農村土改仍將以試點、穩妥為主基調,中央仍持謹慎態度。

1月1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瞭《關於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將在2017年底完成,這標志著,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即將進入試點階段。但試點將持續三年時間,顯然中央並不急於推廣。

截至界面新聞發稿前,該《意見》尚未對外公開發佈,僅限於在政府部門之間傳達。而國土資源部部長、國傢土地總督察薑大明1月12日接受新華社采訪時透露,此輪改革試點主要有三大任務,建設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探索縮小土地征收范圍,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等。

薑大明還進一步解讀稱,此輪試點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方面,要探索完善用地產權制度,賦予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權能,明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范圍和途徑,建立健全市場交易規則和服務監管制度等。在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方面,要完善宅基地權益保障和取得方式,探索農民住房保障在不同區域戶有所居的多種實現形式,對超標準占用宅基地和一戶多宅等情況,探索實行有償使用,探索進城落戶農民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自願有償退出或轉讓宅基地等。

現在看來,土改試點工作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宅基地等關鍵領域又邁進瞭一步。接受界面新聞采訪的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則認為,過去曾規定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在符合規范與用途管制的情況下可以入市,但規定與用途管制對一塊具體的地來講,需要進行清楚的界定。還需要對直接入市的風險進行評估,避免過快的入市出現土地財政問題,帶來地方債務風險。

鄭風田還分析稱,薑大明的表態說明,中央對於農村宅基地改革依然特別謹慎。他說:“農村宅基地改革還是不能亂闖紅線,限定進城落戶農民隻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自願有償退出或轉讓宅基地,其實,沒試點之前的就是這樣。原來透露的信息僅僅是不準城裡人到農村買宅基地,現在的信息基本上和過去沒有太大變化。”

鄭風田認為,此輪宅基地改革重點是針對超標準占用宅基地和一戶多宅的農戶適當地收取一定費用。

目前中國農村居民傢中一般都有一塊宅基地,但眼下近3億人到城市打工。鄭豐田認為,未來城鎮化的高速發展,如何處置進城農民的“在城市住老鼠房貸新北八里房貸窩,農村房子讓老鼠住”的困境,需要對農村宅基地進行改革。

薑大明接受新華社采訪時透露,改革試點的要求,一是堅持小范圍試點。統籌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兼顧不同發展階段和模式,主要在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和農村改革試驗區中安排,選擇若幹有基礎、有條件的縣或縣級市開展。二是堅持依法改革,試點涉及突破相關法律條款,需要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允許試點地區在試點期間暫停執行相關法律條款。三是堅持封閉運行。試點嚴格限制在經法律授權的縣(市)開展,非試點地區不能盲目攀比,擅自行動,確保試點封閉運行,風險可控。

“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還需要更大面積的試點。”鄭豐田認為,中央為瞭牢牢掌握改革試點情況,采取封閉運行是為瞭控制風險。由於《土地管理法》修改版尚未出臺,農村土地改革試點工作進程中仍會存在諸多風險。

安邦咨詢1月13日發表的最新報告也認為,缺乏共識、顧慮重重使得土地改革呈現出謹慎和保守的態勢。安邦認為,2014年的土改成果仍局限於確權登記頒證等基礎領域。雖然不少地方都在試驗土改的可行模式,但距離形成全國普適的成熟模式為時尚早。而針對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政策操作難度較大,動作緩慢。2015年農村土改的成果可能會低於很多人的預期。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說:“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和2014年一號文件都明確提出要改革宅基地管理制度,完善宅基地管理政策和住房抵押擔保,而薑大明部長的解讀並不完整,還需要等待完整文件正式公佈後,再看有沒有詳細的試點意見。”



新聞來源http://wh.house.sina.com.cn/news/2015-01-14/16245961044936337178291.shtml

信貸台南善化信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dgers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